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05月17日)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05月17日)

作者:admin |  时间:2024-05-17 |  浏览:45  

中国证券报
  守牢“审计线” 把住“内控关” 做好“分红题” 百余份问询函勾勒年报监管三大红线
  监管机构对于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问询严格且细致。目前,已有逾百家上市公司收到年报问询函。且从当前的披露节奏看,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相关的问询函数量还将继续增多。
  从目前问询函提出的相关问题来看,与往年相比,除了对涉及业绩真实性等为主的财务健康度的关注更加细致外,监管机构今年对于上市公司年报问询的落脚点有所细化:一是对于非标财报审计意见所涉及的重点事项加大关注力度,特别是对审计意见是否合理重点核查;二是公司治理瑕疵对日常经营的影响愈发受到关注;三是部分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包括异常比例分红、不分红等细节问题被重点提及。在市场人士看来,资本市场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资金挪用、多头借贷、坏账增加 困在内卷漩涡里的银行消费贷
  拼命借钱给你花,在消费贷市场,银行“内卷”愈演愈烈:一边是利用自有渠道加速价格下探、增加授信额度、提高放款速度。上至国有大行下至城农商行,消费贷定价下行趋势明显,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甚至跌破3%。另一边则是渠道开拓马不停蹄,坐拥巨大流量的互联网平台信贷业务风生水起,银行纷纷加入合作大军,互联网借贷的入口成了很多银行个人信贷资金的出口。
  喧嚣的背后是银行寄望消费贷等弥补按揭贷增长乏力带来的缺口,以此带动零售业务上量的迫切之情。然而,银行猛踩油门、展开竞逐的同时,问题也像赛车排气管释放的尾气一样在市场弥散开来:资金价格内卷与人为制造贷款需求、过度放贷并行,不少借款人将本用以消费的低息贷款挪用以套取“超额收益”;为守住市场份额,银行相互比拼额度,多重授信、多头借贷现象屡见不鲜,加大消费者杠杆风险;信用下沉坏账率出现行业性上扬,不良资产处置难以求解……
  公募REITs三周年: 底层资产百花齐放 扩容提质更上层楼
  5月17日,距离首批公募REITs获批整三周年。三年来,36只公募REITs成功上市,市场整体发行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底层资产持续扩容,资产类型百花齐放,制度规则体系持续完善。可喜的成绩背后,公募REITs也面临着市场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流动性有待进一步改善等挑战。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各类市场主题不断加入,底层资产种类和数量持续提升,REITs市场稳定性不断提升,配置价值持续凸显,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部分药企“收函” 交易所直击年报疑点
  根据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截至5月16日,按申万行业划分,有十余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收到2023年年报问询函。从问询函的内容来看,监管聚焦净利润、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应收账款等关键财务数据。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何韧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从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年报的事后审核看,整体来说,监管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相比过去有较大的提升。监管加强对企业年报的事后审核,也能更进一步促使上市公司提高报表的信息质量,缓解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上海证券报
  广州 “以旧换新”提振局部市场
  4月,广州二手房网签突破9000套大关,为一手房成交的1倍之多。不少中介在朋友圈惊呼:“广州二手房卖爆了!”
  新兴制造公司持续涌现 沪市主板“新”“质”动能强劲
  在稳固经济“基本盘”的同时,沪市主板公司坚持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近期,沪市主板披露的“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近八成公司提及“创新”“研发”等关键词。如晋西车轴(600495)在5月15日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将持续保障研发投入、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BATJ一季报出齐 AI深入产业开花结果
  BATJ一季报出齐
  AI深入产业开花结果
  5月16日,百度、京东相继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至此BATJ(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一季报(按自然季度统计)悉数出齐。数据显示,四家公司的季度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京东、阿里的季度收入增幅均达到7%。与此同时,前期高额投入的AI技术正在成为驱动新业务增长的重要动力,深入产业开花结果。
  添设备 优服务 拓场景 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长寿时代“银发浪潮”已然来袭,如何进一步提升适老化金融服务水平,满足老年群体更深层次的金融需求,是金融机构面临的共同命题。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了解到,商业银行积极布局养老金融,将金融服务与生活消费场景有机融合,通过“软硬件”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丰富养老金融供给、加强养老产业支持等,构建养老金融服务生态。
  证券时报
  债权转让交割日临近 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将终止还款服务
  花旗中国将终止信用卡还款服务。
  5月16日,“花旗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发布花旗中国终止信用卡还款服务及向富邦华一银行转让应收账款债权的通知。通知显示,自2024年7月3日21时起,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将终止提供还款服务,并会向客户提供截至2024年7月5日的最后一期对账单。
  13家上市银行“瞄准”中期分红 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至少有13家银行响应新“国九条”要求,纷纷透露了中期分红意向。分红频次的增加,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增强投资信心。
  业内受访人士表示,分红频次的提升,大概率不会影响全年分红比例,行业分红比例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究其缘由,盈利能力与资本补充承压、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保持银行估值稳定等均是重要考量。展望未来,借鉴国际经验,优化分红机制,增加与外部经济情况、银行自身经营变化和资本规划等挂钩的分红比例弹性,将是一项重要课题。
  “纸面富贵”增厚业绩超200亿元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几何
  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规模扩大及投资品的不断丰富,公允价值损益对不少公司当期业绩影响较大,公允价值损益主要衡量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或负债等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即交易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异情况。常见的资产类型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投资性房地产、股权投资等。
  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合计增厚当期业绩209亿元,占净利润比例为7.27%。但这部分盈利是账面盈利,因为股票等资产价格存在较大波动性,因此账面盈利存在不可持续性,因此也常被称为“纸面富贵”。但公允价值损益计入当期利润表,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不容小视。有些公司依靠当期公允价值盈利使业绩扭亏,有些公司受账面亏损拖累业绩出现亏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攻坚增产谋突破 山东聚力绘就“好丰景”
  小满将至,麦穗日渐饱满。当夏风拂过,麦浪层层,碧波天漾。希望的田野,已是丰收在望。
  2023年,山东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1亿斤,同比增加22.3亿斤,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增量占全国增量的12.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稳产保供成绩单。
  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当前,山东正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让山东粮食总产量突破1200亿斤大关。日前,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山东的济南、德州、东营等地,提升耕地质量、发展农业科技、推动“五良”融合共促,以及政策统筹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多措并举聚力绘就粮食增产的“好丰景”。
  证券日报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货币政策协同配合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今日(5月17日),财政部公开招标发行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这期国债从招标结束至2024年5月20日进行分销,5月22日起上市交易。本期国债也正式拉开了本次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序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
  多地收购存量房影响几何? 收购存量商品住宅,并投放至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市场被视为楼市去库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期,杭州、郑州等多地陆续试水收购存量商品住宅,并投放至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市场,这一新模式备受市场关注,也被视为楼市去库存的重要手段之一。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城市明确保障房可以通过“收储”存量的方式获得,是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在地方的落地。预计后续各地“以购代建”形成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会持续增加,对于去库存和增加保障房房源供给将起到积极作用。
  证券监管“资格罚”直切要害 真正“打疼”违规中介机构
  5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2023年执法情况显示,证监会严厉惩戒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中介机构,依法对机构和人员进行“双罚”。在依法适用“财产罚”之外,用足用好法律赋权,探索适用“资格罚”。如对中天华茂会计师事务所在东方网力年报审计执业中未勤勉尽责行为,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5倍罚款,暂停其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
  无独有偶,5月14日,注册制下深交所首开中介机构“资格罚”,对某上市公司造假案中涉案的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实施6个月暂不受理文件的“资格罚”重处理。
  花呗联合南京银行试水“随处花” 目前仅处于小范围灰测阶段
  花呗正在尝试与银行合作,支持银行账户绑定花呗额度。近日,有网友发现,蚂蚁消费金融旗下花呗联合南京银行上线了“随处花”服务,目前该服务已支持绑定多个支付平台。
  5月15日,蚂蚁消费金融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确认了该消息,但其表示,“目前‘随处花’尚未全量开放。”

标签:

相关推荐
更多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