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7月3日)
中国证券报
多点突破 国企改革激荡新气象
一批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落地,一波波重组整合塑造发展新格局,一个个孵化项目国资基金加速赋能……今年以来,国企改革激荡新气象。
风起扬帆,乘势快上。瞄准“到2025年央企战新产业(300832)收入占比要达到35%”的目标,国资央企将以更大力度加快发展战新产业,推进并购重组。国字头基金投资布局也将迎来一个又一个大动作。
作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任务,央企加码布局战新产业。
REITs扩容节奏加快 二级市场修复迹象明显
7月2日,华夏特变电工(600089)新能源REIT上市,该产品系全国首单民企新能源公募REITs,也是全市场第38只上市公募REITs。就在几天前,又有两只公募REITs获批。
今年上半年中证REITs(收盘)指数累计上涨4.65%,全市场已上市的37只产品中,有32只上涨,下跌的仅有5只,相较于去年全年的深度回调,公募REITs二级市场修复迹象明显。
上涨逻辑未变 业内看好黄金中长期表现
今年上半年,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价格表现亮眼,伦敦现货黄金、纽约黄金期货价格累计涨幅均超12%,一度被市场称为此轮周期中最值得配置的风险资产,也吸引了各类投资者的目光。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表示,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地缘局势不确定性增加、全球需求依然坚实等因素支撑下,黄金价格上涨概率仍较大。
上半年,国际黄金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数据显示,上半年,伦敦现货黄金、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最高分别触及2450.1美元/盎司、2454.2美元/盎司,累计分别上涨12.78%、12.8%。
以伦敦现货黄金走势为例,上半年起点为2063.04美元/盎司,期间两度站上2400美元/盎司上方,最终收于2326.15美元/盎司。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宏观策略部宏观策略首席分析师徐颖表示,上半年黄金价格经历波澜壮阔走势,背后交易逻辑是地缘局势扰动增加,叠加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市场对主要经济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存在宽松预期,黄金货币属性得以体现。
固收权益冷热不均 公募下半年发行“跟着需求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24年上半年新成立基金626只,总发行份额突破6600亿份,债券型基金占据主导地位,发行份额占比超过八成。从单月来看,6月份基金总发行份额和平均发行份额均创下年内新高。
展望下半年,固收产品仍是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其中,长债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受基金公司的青睐。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基金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积极布局指数产品、QDII产品等。
上海证券报
上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逾1.5万亿元 专家:地方债全年供给高峰将至
上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共1.8万亿元,仅完成新增额度的39.5%
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5万亿元,发行进度为38.3%,明显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
培育壮大数字产业 支持政策“箭在弦上”
7月2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举行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7月2日在北京举行。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大会上获悉,相关部门将研究制定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政策,培育壮大数字产业规模。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加速,极大改变了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表示。
股东知情权有了更多保障!对照新公司法 一批公司“更新”章程
增强股东权利、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董监高信义义务……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称“新公司法”)呈现诸多亮点。对照新公司法,一批上市公司“更新”了公司章程,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自身规范运作水平。
多名受访人士认为,新公司法对上市公司董监高履职提出了更明确、更严苛的要求,扩大了股东知情权范围,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推动证券市场更加规范化运作。但除了必须按照新公司法进行调整的规则外,部分授权性内容也建议上市公司尽量采纳运用,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赋予中小股东更多权利保护。
2024暑运大幕开启 民航多项关键数据超2019年同期
2024年暑运已经启动。航旅纵横数据显示,7月1日暑运首日,国内航线执行15751班次,恢复至2019年的110%,国际及地区航线执行2103班次,恢复至2019年的73%。
随着暑运旺季到来,各主要航空公司、机场已全面投入暑运筹备工作,通过增加运力、加密航线、提升运转效率等方式迎接客流高峰。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上市航司获悉,今年各航司计划日均执行国内客运航班数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国际航班也将与2019年同期水平相当。
南航集团计划于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执行总航班量近20万班次(往返算两个班次,下同),其中加班超1.4万班次。今年结合各地暑期放假日期,暑运高峰预计在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之间,南航集团在暑假期间计划在100余条航线上安排加班,旺季高峰期间日均计划加班量约240班次,日均计划航班量近3300班次。
证券时报
国家数据局:今年加大政策供给将推8项文件
7月2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设置开幕式和主论坛、六大高层论坛以及多场专题论坛和系列活动,构建起数字经济交流合作平台,吸引近80家企业携前沿技术参展,展现了数字技术在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制造等千行百业的前沿应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加速,极大改变了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
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在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加强战略统筹,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等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融合应用,发挥应用场景优势,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深化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研究制定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政策,保障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
港股流动性改善初见成效 新股市场渐趋活跃
去年受美联储加息、内地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扰动,港股面临估值低、流动性不足、融资难等压力。
挑战之下,改革先行。2023年港交所推进一系列改革,涉及上市规则、交易机制、数字化基础设施等,旨在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开始,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港股整体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从3月份开始,港股主板市场各月日均成交额就稳定在千亿港元以上。
在流动性改善的同时,龙头公司带头大力回购,港股市场主要指数也初步走出谷底,企稳回升。另外,投资者情绪提升之际,港股市场二季度IPO数量达到18家,集资额合计84亿港元,环比分别上升50%和75%。
严监管“严”在何处? IPO撤回公司呈现“四高”特征
“严监管”是2024年资本市场最热的关键词之一。严把IPO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拟IPO公司数量已超去年全年。“撤回潮”之下,A股IPO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将梳理公司撤回IPO背后的原因,以及从财务、产业链、股东等维度,对撤回公司进行分析。
2023年11月10日,证监会就《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强化了“申报即担责”理念。
严把IPO准入关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存量资金博弈、增量资金缺乏”成为一二级市场最主要的矛盾所在。以“圈钱”为目的谋求上市,过度融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不仅破坏市场的公平公正,更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严把IPO入口关”是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严格把控IPO准入关,不仅能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选择;同时也能有效防范市场过度投机和波动。这种平衡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过去半年,主动撤回IPO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既有外界的政策因素,也有内在不符合上市标准的原因。另外,主动撤回IPO公司还存在一定“超募”行为。相对于全面注册制以来的上市公司,主动撤回IPO公司的拟募资额/净资产比值更高,前者比值为1.34倍;后者达到1.4倍,13家公司拟募资额是其净资产的5倍多。
“撤回潮”侧面反映出严把IPO入口关的趋势。企业上市门槛提高,公司质量随之提高,A股的IPO生态将重塑。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必须把强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法治化的轨道上不断完善监管、加强监管,对各类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并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证券日报
600家聚合支付机构完成备案
7月1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支付清算协会”)更新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名单显示,万家付(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鑫易融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完成备案。
经梳理,截至7月2日,已有超2.87万家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完成备案,其中聚合支付机构达600家。
所谓“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是指经市场监管机构或国家有关机关批准成立的,接受收单机构委托、承办收单非核心业务并提供相应服务的企业等合法设立的机构。其业务类型包括聚合支付技术服务、特约商户推荐、受理标识张贴、特约商户维护等。
港股IPO市场现暖意 下半年有望迎来更多大型新股上市
香港IPO市场现暖意。7月2日,元续科技上市,成为香港创业板改革三年多来第二家上市的GEM企业。6月28日,有7家企业同时开启招股,目前均在申购中。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30只新股登陆港交所,首发募资超133亿港元,新股数量和募资额略低于去年同期,上半年仍缺乏中大型新股上市。
不过,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破发率有所降低,部分个股行情产生示范效应,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投资者对新股的信心。从首日表现来看,上半年有30只新股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有9只破发,破发率仅为30%,较去年同期的51.5%明显下降。后续成交量也有大幅改善。
展望下半年,毕马威预计,港股今年全年新股集资金额将达600亿港元,全年新股预计为70只至80只,其中3只为第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新股。
券商投行业务“期中”盘点:股债承销额合计6.2万亿元 将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布局
2024年上半年,券商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股、债承销金额合计为6.2万亿元。其中,头部券商投行业务竞争格局生变,多家中小券商凭借精品化、差异化发展优势跻身股权承销金额排行榜前十强,也有部分头部公司未能坚守“阵地”。
在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关系的政策引导下,未来投行业务的布局重点备受市场关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于6月末陆续发布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进一步透露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成为下半年投行业务的重点布局方向。
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 科创板公司要敢为天下先
科创板即将迎来开市五周年,科创板公司上半年则以可圈可点的交易数据、公司业绩等提交了一份“期中考”答卷。据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共有573家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总市值为5.12万亿元;10家已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有8家预喜。与此同时,改革的步伐愈走愈坚定,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五年来,科创板有着怎样的变化?
其一,据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573家,IPO募集资金9107.89亿元,占同期A股首募规模21893.45亿元的41.6%,排名各板块第一。资本市场为科创企业带来资金活水,改善了企业资金流。其二,科研成果快速转化,自主研发填补一个又一个空白。据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披露的一季度末数据,57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有效专利总量为13.5万余件,平均每家有效专利达236.8项。其三,科创板公司“成链成网”,在不同行业初步形成集聚效应,加速创新要素的资源配置。其四,科创板“机构市”初步形成,已成为境内机构化、指数化程度最高的板块,“耐心资本”加速布局。其五,“试验田”成“示范田”,注册制改革已有实质性破局,探索了畅通“科技、产业、资本”的循环之路。
相关推荐
- 桥水达利欧最新发声:中国资产定价非常具有吸引力
- 发布于: 06月06日
- 装置检修偏多 PVC产能利用率周降1.67%
- 发布于: 06月07日
- 下半年鸡蛋价格或先扬后抑 整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 发布于: 07月05日
- 国铁集团:6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2亿吨 创历史同期新高
- 发布于: 07月15日
评论已关闭。